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 >  >> 
环球快消息!强冷空气来袭!预计又有雷雨!清明出行还有这些影响……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时间:2023-03-30 17:21:45

晴时盼雨来


(资料图)

天天下雨大伙又开始嫌弃它了

阴雨绵绵快一周了,几时放晴?

厚衣服可以收起来了没有?

小新这就告诉你:别急!

据最新天气预报

一股“四项全能冷空气”要来了!

预计3月31日开始

这股冷空气将携大风、降温、雨雪和沙尘

影响我国

长江以北地区将陆续遭遇换季式降温

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雨雪天气过程

也将随之登场

深圳天气也会受影响

详情往下看

↓↓↓

31日起较强冷空气将杀到

我国大部地区将迎雨雪大风天气

最近两天

我国的天气维持“北晴南雨”格局

北方大部地区在暖阳的陪伴下

气温一路“狂飙”

华北、黄淮一带午后气温普遍在20℃以上

暖如初夏

不过,这种状态即将被一股较强冷空气打断

▲未来这次冷空气过程,北方地区的降温幅度更大,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局地气温降幅可达12℃以上。

3月31日起

一股全能型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还将带来今年以来

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雨雪天气过程

除了雨雪

这股冷空气还将给我国多地带来猛烈降温

随着冷空气南下,4月4日至5日

西南地区、江南和华南等地

将先后出现4~8℃的降温

由于部分地区阴雨相伴

体感上会略显湿冷

广东持续雨雾天气

清明假期前后有雷雨

至于广东,清明节前后持续雨雾天气

31日起降水又有所增强

▲今日降雨强度虽不大,但断断续续不消停,造成地质灾害风险加大,还需注意加强排查和防御。

全省多个大雾预警信号生效

空气中湿度增加,雾气明显增多

截止至30日11时30分

广东全省共有

1个大雾橙色预警

13个大雾黄色预警

正在生效

大雾橙色预警意味着,当地6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且将持续。

▲30日上午,广东部分路段出现雾气,能见度较差,请各位驾驶人留意

▲30日下午,深圳西部沿海和西北地区能见度1-3公里,预计这种低能见度天气将持续至晚上,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

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

我省多雨雾天气,气温继续缓慢回升

其中30日-4月1日部分市县

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雨雾时部分市县能见度低于1公里

交警提醒

阴雨天气还在持续

大家出行前一定要

提前了解天气和路况

平安出行

雨水持续体感寒凉

未来几天深圳维持阴雨天气

并伴有轻雾

白天最高气温逐日上升

但体感仍寒凉

深圳天气具体预报

31日阴天,有短时阵雨,早晚有轻雾,气温20-23℃;

4月1-5日阴天到多云,间中有短时阵雨,天气暖湿有轻雾;

展望6日有一次雷雨过程。

天气节奏变化快,冷暖交替,大家注意适时添减衣物。

出行注意雨雾低能见度天气对海陆交通的影响。

气象部门提醒

清明节假期前,“四项全能”冷空气将携雨雪、降温、大风、沙尘陆续抵达,请大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假期外出的请注意防范雨雪、大风和沙尘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部分地区气温下降迅猛,提前准备好厚衣服,谨防着凉感冒。

广东已于3月27日入汛

汛期正式到来也意味着强对流天气等

灾害性天气逐渐增多

航班受影响的频次和概率也将增加

对于旅客而言

最担心的莫过于航班延误

那么,什么情况下容易遭遇航班延误?

如何尽量避免?

航班延误后又该怎么办呢?

雷雨季乘机出行

这份超详细攻略请收好

1、什么情况下容易遭遇航班延误

从2017-2021年国内不正常航班相关数据来看,不正常航班占比已由2017年的28.32%降至2021年的12%。

极端的天气状况、流量管控、飞机调配困难、飞机故障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误。其中,糟糕的天气是不正常航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天气原因占不正常航班原因的比重达到59.56%。

事实上,“天气原因”包含多种情况——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的气象状况不宜飞越。以上情况都会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从而造成航班延误。

01.恶劣天气之——雷暴

先来说说雷暴,它是航空飞行中的“暗黑破坏神”,飞行员看见它都尽量避开。它是积雨云发展旺盛的产物,有雷暴必有积雨云,而有积雨云时不一定产生雷暴。因此,当天空中出现一大团体积十分庞大如蘑菇形状,顶端多呈白色且边缘轮廓模糊底部阴暗的积雨云时,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往往就是雷暴的前奏。如果雷暴强度弱,维持时间较短,多为几分钟到一小时,但出现次数较多;而如果是强雷暴,维持时间长,一般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个别可间维持数小时到几天。

具体而言,雷暴可能带来的危险天气有雷击、积冰、低云低能见度、强降水和风切变等等。飞机在这种天气飞行会产生强烈的颠簸,容易损坏飞机结构。以低空风切变为例,它对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有很大影响。产生低空风切变的直接原因是“下击暴流”,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风向风速改变航路,所以对于飞机操纵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样的强气流甚至可以致使飞机坠毁。如果从北京飞到上海、南京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区,航班难以穿越危险天气控制的航路,机长可能在空中选择盘旋绕行。避开雷暴天气,对确保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02.恶劣天气之——雷雨

俗话说:大雨大阵过,小雨密密落。接下来讲的是另一个破坏份子--雷雨。它除了会造成能见度低、低云高,还伴有雷电、强风强降水、风切变、强颠簸等天气现象。在中国北方的冬季,发生雨雪天气前后,飞机在运行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积冰”现象。雷雨云云体内有部分过冷却水滴存在,过冷却水滴温度已经达到零度,但还没有发生冻结,只要给它一点小的扰动或者振动,它就能迅速的冻结,由水相变为冰相,形成积冰甚至冰雹,尤其飞机机翼前沿和机头前部都比较容易形成积冰,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发动机熄火、停转或操作系统被损害。

03.恶劣天气之——雾和霾

雾和霾,在航空气象上统称为“视程障碍类的天气现象”, 对飞行的直接影响就是能见度降低。雾霾天航班起飞降落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如果雾和霾持续时间较长,正常的航班运行都会因为积压的航班而受到影响。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必须满足II类运行标准,即“决断高低于60米,但不低于30米,跑道视程(RVR)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条件下,机组才能够选择降落。同时,不同机型和各机长的技术水平也决定了能见度的降落需求不同。

飞机流量控制对航班延误的影响

在遇到航延时,另一个经常会听到的是原因是——流量控制。根据专业解释,飞机流量控制,是指通过限制单位时间内进入某空中交通管制节点的航空器的数量,来维持空中安全的交通流。空中飞行的每个环节,飞行员都需要通过无线电与空管随时沟通确认,每个环节都必须要有“标准动作”。其实,飞行员与乘客一样,最愿意听到的就是塔台发来指令:“同意起飞”。而起飞、落地、航速、航向、风向、风速、高度……空管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和旅客息息相关。实施流量控制的主要目的也正是为了保证机上每位旅客的生命安全。

2、如何尽量避免延误或了解延误信息

选择主基地航司的航班

选择主基地航司的航班延误可能性低。比如东航总部基地在上海,南航在广州,国航在北京,海航在海口。在上海,如果前序飞机迟迟无法落地,东航可以更大可能地调配备用飞机,如调换旗下上航的飞机飞。但在客场机场往往不具备这种条件,想调配也因为距离太远望尘莫及。所以选择航司在该基地的航班,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航班延误风险。

关注前序航班和历史航班

还有哪些信息可以帮助预先判断延误可能呢?其一是前序航班状态,其二则是历史航班准点率。

目前市面上如飞常准这类航班出行服务APP,可以支持查看天气雷达图,可以一路了然看到机场及航路的天气情况。此外,还可以随时跟踪相同航线其他航班的状态,如果航线大面积延误,前续航班又迟迟不能起飞,建议改签。另外,APP中可以看到航班的历史延误概率,可以作为参考信息。

3延误后怎么办

关注航司退改签政策

航司退改签一般普遍遵循“越早退改,手续费越低;舱位越高,手续费越低。”的原则。退改费用一般根据不同退改签时间和舱位决定,总体来讲越早退改,手续费越低。建议旅客若是行程确定性高,尽量订折扣大的舱位;如果临时变动的可能性大,尽量订折扣低的舱位。各航司的退改签政策可以参考各家官网,就不一一赘述。

航班延误对旅客的赔付原则

赔偿损失的前提——延误+实际经济损失。航班延误并非一定引发赔偿问题,只有在因航班延误而给旅客造成“实际的财产损失”时,航空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和《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工作程序》,自2017年1月1日起,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国内:目前我国航空公司通常的做法是,承担旅客因航班延误造成的食宿费用、转机增加的费用、退票费用等。有些航空公司给旅客一定的补偿。确有其他损失的,在旅客举证属实后承担赔偿责任。

不妨在机场好好利用时间

如果航班已经延误,与其心情不美好,不如换个思路,例如处理手头未完成的工作,让机场变成你的办公场所,或许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机会。又或者,“世界那么大,值得你到处看看”。像国内的大兴机场,这座巨无霸的土豪金“海星”设计本身就足够令人叹服,机场里各种黑科技以及免税店、美食应有尽有;深圳机场内的5座特色儿童乐园免费开放,元素丰富、安全舒适,不输商场里的儿童游乐设施。

任何时候

安全都要放首位

如遇到强对流天气等影响

航班出现延误或取消

请多一份理解、理性对待

及时通过航司渠道了解航班动态

出行前要务必提前了解天气情况

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来源:深圳新闻网综合

深圳天气、深圳机场发布、广东交警

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广州日报、广东天气

编辑:吴俊霞、许明威、施冰冰

校审:何畅、王容、郑创彬

转载请注明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