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演化的理论。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完成,相关成果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资料图)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对脉冲星的观测研究,有助于揭示更多宇宙奥秘。天文观测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他恒星一起绕转。
按照已有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食”身旁恒星的物质,两颗星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恒星被大量“吞食”后质量变小,质量小到一定值后,双星间距会变大,两颗星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
左:红色箭头指示M71E的位置,旁边是球状星团M71;右:来自FAST观测数据的M71E的平均脉冲轮廓和偏振位置角。(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国天眼”此次发现的名为PSR J1953+1844(M71E)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迄今绕转速度最快的蜘蛛类脉冲星系统,经长期观测被确定为处于“红背”到“黑寡妇”系统演化的中间状态,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演化理论的缺失环节。
《自然》期刊审稿人评价:这个发现使得脉冲星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最短纪录缩短约30%,预示着蜘蛛类脉冲星演化中存在新的未知过程。
2023年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拼接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23年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已发布多个重要成果
多篇研究结果发表在
《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银河下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光绘照片,2022年7月24日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23年2月13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
但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脚踏实地
“中国天眼”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
步履不停……
记者:欧东衢、张泉、解文韬、吴斯洋
责任编辑:程雪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近电竞圈的热度很高,夏季赛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我们看到新赛季中,
1、咖喱块要好一点咖喱酱是直接可食用的咖喱粉没有味道咖喱块是加过香
潮新闻记者周松华贺元凯通讯员刘涵菲张超伶龙舟飞驰,鼓声激扬,水面岸
扬子晚报网6月22日讯(记者万凌云通讯员 庆经纬朱珏彧)6月21日下午,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visionOS1 0开发者测试版和配套软件开发套件,第三
X 关闭
X 关闭